什麼是白血病
1 又稱血癌,占所有兒童癌症的30%。
2 是白血球失去正常血液細胞應有的分化能力,異常增生所致。
3 當不正常的白血球逐漸取代骨髓內正常的造血細胞,同時也影響紅血球及血小板的造血。
白血病的分類
急性淋巴性白血病:
常見的臨床症狀有:貧血、不明原因發燒39.5C、容易出血、淋巴腺腫大、骨頭疼痛、生長停滯、器官腫大、骨髓外侵犯、嚴重感染、腫瘤溶解症候群
急性骨髓性白血病:
常見的臨床症狀有:貧血、容易出血(M3型常見)、不明原因發燒、淋巴腺腫大、體重減輕、生長停滯、骨頭疼痛、骨髓外侵犯、器官腫大、體內/外腫塊(M2.M4.M5型)、牙齦腫大(M4或M5型)、嚴重感染
慢性骨髓性白血病
依病程可分為:
1. 慢性期症狀:疲倦、體重減輕、發燒、脾腫大、貧血
2. 加速期症狀:肝脾腫大、白血球不正常增生
3. 芽球期症狀:長期疲倦、頻繁發燒、夜晚盜汗、容易出血、體重減輕、容易感染、肝脾腫大
幼年型骨髓性白血病
常見的臨床症狀有:貧血、容易出血、不明原因發燒、淋巴腺腫大、體重減輕、生長遲滯、骨頭疼痛、器官腫大、骨髓外侵犯、嚴重感染
白血病的檢查
 完整的病史蒐集:詢問家族史、暴露史(放射、化學品)、感染史、症狀持續時間(如發燒天數、體重變化),並評估風險因素。
 身體檢查及評估:檢查皮膚蒼白、瘀青、淋巴結腫大、肝脾腫大、骨痛或神經症狀。兒童需評估生長曲線。
 血液檢驗:全血細胞計數(CBC)顯示白血球異常升高/降低、貧血或血小板減少;周邊血抹片觀察芽細胞;流式細胞儀(Flow Cytometry)鑑定細胞表面標記;分子檢測(如PCR)確認基因突變(如BCR-ABL in CML)。
 骨髓檢驗:骨髓穿刺或活檢,檢查>20%芽細胞為急性白血病診斷標準;染色體分析(Karyotyping)評估預後。
 脊髓液檢驗:腰椎穿刺檢查中樞神經侵犯,特別在ALL或AML高風險病例;若有細胞或蛋白異常,需鞘內治療。
 其他輔助檢查:影像學(如CT/MRI)評估器官腫大、超音波檢查脾大,或PET掃描追蹤病灶。
白血病的治療
 化學治療 :白血病主要治療,分三階段:
 誘導期(快速殺滅癌細胞,達完全緩解)
 鞏固期(鞏固效果)
 維持期(2-3年低劑量)。
放射線治療 :用於中樞神經預防(ALL鞘內照射)或局部腫塊控制。
標靶治療 :針對特定基因,如CML的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(Imatinib/Gleevec),抑制BCR-ABL;AML的FLT3抑制劑(Midostaurin)。CLL用BCL-2抑制劑(Venetoclax)。
造血幹細胞移植:高風險或復發病例,用於ALL/AML/JMML。異體移植(捐贈者)治癒率高,但有移植物抗宿主病(GVHD)風險。需化療預處理。
我們關心您的健康,提供專業,歡迎您洽詢我們。suchinyang9606@gmail.com
